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原文及教案(教学

2025-05-21 07:27:55

问题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原文及教案(教学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1 07:27:5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原文及教案(教学设计)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向学生们展示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该课文的原文以及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课文原文

从前,有一个发明家,他既喜欢研究矛,又喜欢研究盾。有一天,他在战场上看到士兵们用矛刺杀敌人,却常常被敌人的盾牌挡住;而盾牌虽然能保护自己,但无法主动攻击。于是,他想:“如果能把矛和盾的优点结合起来,岂不是更好?”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一种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新式武器——坦克。

这个发明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家都夸奖他是伟大的发明家。然而,这位发明家却谦虚地说:“其实,这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矛和盾共同的功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创新思维的价值。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哲理,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利用创新思维改进日常生活。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坦克的历史及其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坦克能够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装备?

2. 初读课文

-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

-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并讲解其含义。

3. 精读课文

- 分段阅读课文,逐句分析故事情节。

- 讨论发明家是如何将矛和盾的优点结合起来的。

- 思考:发明家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4. 拓展延伸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创新思维寻找解决办法。

-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创新小发明。

5. 总结归纳

-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 主题:创新思维

- 关键词:矛、盾、坦克、发明家

- 结论:创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