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好饿的小蛇》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儿童绘本,作者宫西达也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幽默的情节设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故事讲述了一条小蛇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经历,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及形状,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水果,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 绘本《好饿的小蛇》若干本;
2. 各种水果图片或实物;
3. 小蛇头饰若干;
4. 课堂互动卡片等。
四、说教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绘本内容,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游戏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3. 讨论交流法: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五、说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一段关于小动物觅食的视频短片,引出主题“好饿的小蛇”。
(二)展开部分
1. 阅读绘本: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翻阅绘本,边讲边提问:“小蛇吃了什么?它变得怎么样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 模仿表演:请几名小朋友戴上小蛇头饰,模仿小蛇吃东西的动作,其他小朋友猜猜它们分别吃了哪些东西。
3. 找找看:将准备好的水果图片或实物摆放在桌上,请幼儿找出书中提到过的水果,并尝试描述其特征。
(三)结束部分
组织一场“小小故事会”,邀请几位表现积极的小朋友上台复述故事或者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六、说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动手操作的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对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孩子,则需要在后续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以上就是我对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说课稿的设计思路,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