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名称:
《清晨听到公鸡叫》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早晨的自然现象与动物活动的关系。
3.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及表现力,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和表演。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清晨听到公鸡叫》的音频或视频。
2. 图片资料:公鸡、太阳、小鸟、小草等早晨景象的图片。
3. 教具准备:手鼓、铃鼓、沙锤等打击乐器。
4. 活动场地布置:营造温馨、轻松的音乐氛围。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清晨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早上醒来时,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谁在叫?”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教师播放《清晨听到公鸡叫》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分段教唱,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歌词中的节奏和语调。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轻轻哼唱,熟悉旋律。
3. 歌词理解与讨论(8分钟)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清晨”、“公鸡叫”、“太阳升”等词语的含义。
引导幼儿结合图片进行联想,想象早晨的景象。
4. 表演与创编(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由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集体表演。
5. 总结与延伸(7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所学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这首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早晨的美好。
五、活动延伸:
1. 在音乐区投放相关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与演奏。
2.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清晨景象”。
3. 开展“早晨的声音”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早晨的自然现象。
六、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是否能准确跟唱歌曲,是否能理解歌词内容。
2. 评估幼儿在表演和创编环节中的参与度与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喜爱程度。
七、注意事项:
1. 确保音乐音量适中,避免影响幼儿听力。
2. 关注个别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指导与鼓励。
3.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八、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以《清晨听到公鸡叫》为主题,通过多感官体验和互动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音乐素材,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综合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