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增强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通常选自经典古文、历史故事、寓言小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文章不仅语言凝练,而且蕴含深刻的思想和人生哲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词汇、句式结构和语法特点,同时培养其结合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翻译、讨论等方式,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以下是一篇适合初中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及参考答案:
阅读材料: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问题与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
(2)杂然相许:
答案:
(1)惩:苦于,被……所苦。
(2)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难以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3. 文中提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说明了什么?
答案:
说明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周围的人,甚至连年幼的孩子也参与进来,体现了愚公精神的感召力。
4. 你认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答案:
愚公是一个有毅力、有远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人。他面对巨大的自然障碍,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家人努力改变现状,最终感动上天,体现出“人定胜天”的精神。
通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能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希望广大师生能够重视这一部分的学习,让文言文真正成为打开中华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