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儿科学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3】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病例分析是检验医学生和临床医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病例,可以锻炼临床思维、诊断能力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以下是一份2020年儿科学病例分析试题及参考答案,适用于教学与自我评估。
一、病例描述
患儿,男,3岁,因“发热伴咳嗽3天”就诊。体温最高达39.5℃,伴有轻度喘息,无明显呼吸困难。家长自述患儿近期接触过患有感冒的亲戚。查体:精神尚可,面色稍苍白,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胸片未见明显肺炎征象。
二、问题
1.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 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4. 治疗原则是什么?
三、参考答案
1. 最可能的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合并支气管炎可能性大。
解析:
患儿有发热、咳嗽、轻度喘息症状,接触史支持病毒感染。血常规提示炎症反应,但胸片无典型肺炎表现,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
2. 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支气管肺炎:需结合胸部影像学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浸润。
- 哮喘性支气管炎:多见于有过敏史或家族史的儿童,常有反复喘息病史。
-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呼吸急促。
- 百日咳:咳嗽呈阵发性、痉挛性,伴有“鸡鸣样”回声。
3. 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 C反应蛋白(CRP):评估炎症程度。
-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如鼻咽拭子PCR检测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 血气分析:如有呼吸困难或缺氧表现时应考虑。
- 痰液培养:如怀疑细菌感染可进行。
4. 治疗原则是什么?
- 对症治疗:退热、止咳、缓解喘息(如使用雾化吸入药物)。
- 抗感染治疗:如确认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若为病毒感染,则以支持治疗为主。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情况、精神状态等。
- 加强护理:保持空气流通、适当补液、保证营养摄入。
四、总结
本例为典型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临床表现较为典型,但需注意区分不同病因,避免误诊。对于类似病例,应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此类病例分析,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和诊疗水平。
---
如需更多病例分析题或详细解析,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