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象、抒发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人生感悟的小词。全词以“莺初解语”起笔,生动描绘了春天初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苏轼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原文如下:
>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 莫放花飞,怕得人愁。
> 一枝梅雪,人在江南岸。
> 欲把新词,又恐君知。
内容解析:
首句“莺初解语”,以拟人的手法写出黄莺初鸣,仿佛在向人间传达春的信息。这不仅表现出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生机与希望。紧接着,“最是一年春好处”点明主题,说明春天是最美好的时节,正是万物生长、人心欢畅之时。
第二句“莫放花飞,怕得人愁”,这里看似写景,实则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花落成雨,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不愿让花瓣随风飘散,是因为害怕看到繁华消逝带来的哀愁。
下阕“一枝梅雪,人在江南岸”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梅花在雪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江南,远离尘嚣,心境淡然。最后一句“欲把新词,又恐君知”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柔情——想要写诗表达心绪,却又担心被他人知晓,流露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绪。
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整首词用词精炼,没有过多修饰,却能营造出浓厚的春日氛围。
2. 情景交融,富有哲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人生、时光的感悟,体现出苏轼豁达而不失细腻的性格。
3. 情感真挚,含蓄动人:虽未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阅读理解要点:
- “莺初解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灵性;
- “最是一年春好处”强调春天的珍贵与美好;
- “莫放花飞”既是对自然的怜惜,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欲把新词,又恐君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含蓄表达。
总结:
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虽然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它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这首词体现了苏轼“清丽婉约”的风格,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多面性与深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