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少年闰土部编版

2025-07-10 14:12:49

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少年闰土部编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14:12:49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少年闰土部编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

-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人物情感和思想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少年闰土的聪明、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 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与尊重,增强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作者通过对闰土的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 难点:

理解“我”与闰土之间深厚友谊的形成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思考闰土的形象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乡村生活过?或者听说过农村的孩子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交流,引出课题《少年闰土》。

出示课题:“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少年闰土 部编版”,介绍作者鲁迅,简要说明本文出自《呐喊》中的《故乡》,并点明本文是回忆童年时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朗读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整体感知: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引导学生说出大致内容,如“闰土教‘我’捕鸟、看瓜、拾贝、捉猹等”。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讲解:

-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描写“我”第一次见到闰土的情景,突出他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重点句:“他正在大雪天里捕鸟,那张脸是圆而黑的,带些清秀。”

引导学生分析闰土的外貌描写,感受他的质朴与可爱。

- 第二部分(第8—14自然段):

闰土向“我”讲述各种有趣的农村生活,如看瓜、拾贝、捉猹等。

重点句:“他那时已经能用绳子套住猹了。”

分析闰土的聪明、勇敢,以及他对自然的熟悉程度。

-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

“我”与闰土分别,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依依不舍。

2. 语言赏析: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生动的描写,如“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分析这些句子如何体现闰土的机灵和乡村生活的趣味。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小组讨论:

“如果让你和闰土做朋友,你会想和他一起做什么?为什么?”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农村生活的看法。

2. 联系现实:

提问:“现在的我们和闰土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的生活方式?”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强调闰土的聪明、勇敢、质朴的特点。

2.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闰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五、作业布置:

1. 基础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抄写并解释生字新词。

2. 拓展作业: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少年闰土》,谈谈你对闰土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

人物:闰土 —— 聪明、勇敢、质朴

情感:怀念、纯真、友谊

方法:外貌、语言、动作描写

主题: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珍惜

```

七、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课堂互动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分析人物心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指导。今后可结合更多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