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蜡烛》阅读附答案

2025-07-13 13:29:21

问题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蜡烛》阅读附答案,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13:29:2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蜡烛》阅读附答案】《蜡烛》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散文,作者是西蒙诺夫。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位老妇人在战火中为牺牲的战士埋葬并点燃蜡烛的故事,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母爱的无私。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一、课文内容简要概括

文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在德军轰炸后的废墟中,为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举行葬礼的故事。她冒着生命危险,将战士的遗体安葬,并在坟前点上一支蜡烛,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怀念。

二、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1. 文章开头提到“她从地窖里搬出大蜡烛”,为什么选择蜡烛作为祭奠的象征?

答:蜡烛象征着光明、希望和永恒的纪念。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蜡烛不仅照亮了墓地,也象征着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以及对牺牲者的深切哀悼。

2. 老妇人为什么不顾危险去埋葬那位战士?

答:老妇人被战士的英勇精神所感动,她认为战士是为了保护人民而牺牲的,她的行为是对英雄的敬仰和尊重,体现了人类在战争中的良知与同情心。

3. 文章结尾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这句话寓意着革命精神和人类正义的力量是永恒不灭的。即使在战争的黑暗中,也有光明存在,象征着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

4. 作者通过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英雄的崇敬。同时,也歌颂了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光辉,体现出一种超越国界和种族的博爱精神。

三、写作启示

《蜡烛》虽是一篇短文,但其主题深刻,情感真挚。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芒依然可以照亮前方。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世界。

四、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文中那位老妇人,你会怎么做?你是否也会像她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举行葬礼?这说明了什么?

答: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老妇人的行为体现了她内心的善良与勇敢。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善”与“爱”的力量,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勇气,不只是面对敌人,更是在黑暗中坚持信念。

结语:

《蜡烛》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文章,它不仅讲述了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更传递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呼唤。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