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小雪花》教案优秀】一、活动名称
《小雪花》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小雪花》的欣赏与学唱,激发幼儿对冬季自然现象的兴趣,感受音乐中轻柔、优美的旋律。
2. 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知道“小雪花”在冬天里的角色和特点。
3. 技能目标: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小雪花》(可选用儿童版或改编版)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雪花飘落、冬季景色等
3. 小雪花头饰或纸剪雪花若干
4. 简单的舞蹈动作图示或视频引导材料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下雪吗?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雪花的感受。
播放一段关于雪花飘落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雪花的美。
2. 新授歌曲(10分钟)
教师播放《小雪花》音乐,引导幼儿安静聆听。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调的控制,鼓励幼儿用轻柔的声音歌唱。
3. 动作创编(10分钟)
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双手轻轻摇摆表示雪花飘落,双脚轻轻跳跃表示雪花落地。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编动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全体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音乐与动作的结合。
4. 游戏互动(5分钟)
组织“小雪花找家”游戏:教师将小雪花头饰分发给幼儿,音乐响起时,幼儿随着音乐轻轻走动;音乐停止时,幼儿迅速找到“家”(指定位置)。
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雪花从天空飘下来,最后落在地上,就像我们回家一样。
5.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学会了唱《小雪花》,还做了雪花跳舞的动作,大家表现得非常棒!”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今天的歌曲和舞蹈,也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雪花。
五、活动延伸
1. 在美术区投放白色颜料、棉絮等材料,让幼儿制作“小雪花”。
2. 在语言区讲述关于雪的故事,拓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3. 结合科学活动,了解雪的形成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音乐为核心,结合动作、游戏和语言,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感,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幼儿的综合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