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教学设计(《荷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一篇优美的散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李吉林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荷花》这篇课文设计了一套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教学方案,充分体现了“情境—情感—语言”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中荷花的美丽姿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字词讲解或段落分析上,而是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体验美、表达美。
她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李吉林老师并没有直接进入课文内容,而是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配合荷塘的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夏日的荷塘边。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也让他们在心理上提前进入课文情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在学生初步进入情境后,李吉林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她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是齐读、分组读,也可以是个人朗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逐渐熟悉课文的语言节奏,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细读品味,感受语言之美
在这一环节中,李吉林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与描写的生动。例如,在讲解“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时,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不同姿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从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四、情感升华,联系生活
李吉林深知,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她常常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在学习“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这一句时,她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荷花的姿态,然后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景象,从而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五、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最后,李吉林还设计了拓展活动,如让学生写一篇描写自己家乡荷花的文章,或者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文字说明。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李吉林老师的《荷花》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她“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情境创设、语言品味、情感共鸣等多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成长。这不仅是一堂语文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