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

2025-07-15 14:01:33

问题描述: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5 14:01:33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全文以简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情怀。这篇文章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内容丰富,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古文的重要篇目。

一、课文内容回顾

文章开头写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画卷,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仿佛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空灵之感。接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出作者乘舟漂流、随波逐流的自由自在,也暗示了他不拘于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文中详细描写了富春江两岸的山景与水势,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写出水的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则进一步强调了水的透明度。同时,山势的险峻与高耸也被生动地刻画出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二、重点字词解析

1. 风烟俱净:风和烟都消散了,形容天气晴朗。

2. 天山共色: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3. 从流飘荡:顺着水流漂浮。

4. 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5. 急湍甚箭: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6. 泠泠作响:发出清脆的声音。

7.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相互鸣叫。

8. 鸢飞戾天者:像老鹰一样飞向天空的人(比喻追求功名的人)。

9. 经纶世务者:忙于政务的人。

10. 窥谷忘反:看到山谷就忘记了回去。

三、主旨理解

《与朱元思书》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文章中,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的赞美,表达出自己渴望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愿望。这种“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思想,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精神追求。

四、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一:

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水的清澈?

答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题目二: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这句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答案:群山争相向上生长,彼此之间高高低低,形成层层叠叠的山峰。

题目三:

作者在文中提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与厌弃。

题目四: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答案:本文语言简洁凝练,富有节奏感,多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写作启示

《与朱元思书》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不妨偶尔放慢脚步,走进自然,感受心灵的宁静。正如作者所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身边的美好,学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凡。

六、总结

《与朱元思书》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用心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