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原文及译文】《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南宋文学家陆游所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其《入蜀记》中。文章记述了作者在游览长江沿岸的小孤山与大孤山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的交融。
原文:
余尝游于江之南,登小孤山,望大孤山,皆奇峰秀岭,不可名状。山势峻峭,水势湍急,舟行其间,若涉幽谷。山上有古寺,废而不修,惟残碑断碣,犹存旧迹。登高远眺,江流浩荡,烟波浩渺,令人神驰意远。
或曰:“此山为天造地设,非人力所能及。”余闻之,益增敬仰。盖天地之间,自有至美,不假雕饰,自成风骨。吾虽不才,亦愿效古人,以心观物,以志寄情。
译文:
我曾经游览江南地区,登上小孤山,遥望大孤山,只见两座山峰奇峻秀丽,难以用言语形容。山势陡峭,江水奔腾,船只在这之间航行,仿佛置身于幽深的山谷之中。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早已荒废无人修缮,只有残破的石碑和断裂的石刻,还依稀保留着昔日的痕迹。登上高处远眺,江水浩荡无边,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有人说:“这两座山是上天创造、大地孕育的杰作,不是人力所能比拟的。”我听了之后,更加感到敬仰。原来天地之间,自有至美的风景,不需要人为修饰,便已自成风骨。我虽然才疏学浅,也愿意效仿古人,用心去观察万物,用志向寄托情感。
赏析:
《过小孤山大孤山》虽篇幅不长,但文笔清丽,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文中“天造地设”一语,不仅赞美了山川的壮丽,更暗含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怀有高远的情怀。这篇文章虽写景,实则抒情,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胸襟。
结语: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佳作。它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通过阅读此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生命、对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