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见颜斶》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齐宣王见颜斶》是出自《战国策·齐策》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齐宣王与隐士颜斶之间的对话。文章通过两人之间的问答,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君主的态度以及个人尊严与价值的追求。
原文: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
宣王不悦。
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
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
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
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得颜斶者,赏金千斤。’而齐人莫之应。及秦破齐,得斶,以千金予之。斶曰:‘吾不受也。’于是天下皆知,士之贵于王者。”
注释:
- 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名田辟疆。
- 颜斶(chù):齐国的隐士,有才德但不愿出仕。
- 斶前:让颜斶上前。
- 王前:让齐宣王上前。
- 慕势:仰慕权势。
- 趋士:尊重士人。
- 忿然作色:生气地变了脸色。
- 有说乎:有什么理由吗?
翻译: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你过来!”
颜斶也说:“大王,您过来吧!”
齐宣王听了很不高兴。
身边的侍从说:“大王是君主,颜斶是臣子。大王说‘颜斶过来’,颜斶也说‘大王过来’,这合适吗?”
颜斶回答说:“我走过去是因为仰慕权势,大王走过来是因为尊重士人。与其让我去迎合权势,不如让大王来尊重士人。”
齐宣王生气地变了脸色,问:“是君王尊贵呢,还是士人尊贵呢?”
颜斶回答:“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齐宣王问:“有什么依据吗?”
颜斶说:“有的。从前秦国攻打齐国时,下令说:‘谁能找到颜斶,赏金千两。’但齐国人没人去应征。等到秦国攻破齐国后,找到了颜斶,给了他一千两黄金。颜斶却说:‘我不接受。’于是天下的人都知道,士人的尊贵胜过君王。”
简析:
这篇短文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揭示了士人独立人格的价值,强调了“士贵于王”的思想。颜斶敢于挑战君王的权威,表现出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风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启蒙意义,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思想觉醒。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研究先秦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