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原文】月是故乡明
我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四季分明,风景如画。童年的记忆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便是家乡的月亮。
每当夜幕降临,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洒下银白色的光辉。那时的我常常坐在老屋门前的石阶上,仰望着天上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那时候的月亮,似乎比现在更加明亮、更加温柔,仿佛能照亮我心底每一个角落。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月亮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紧紧相连。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讲古。母亲会用她那温暖的手,为我披上一件厚厚的外衣,轻声细语地讲述着关于月亮的故事。那些故事虽然简单,却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安心。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去到了城市求学、工作。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高楼林立,但那里的月亮却总显得有些黯淡。没有了熟悉的环境,也没有了亲人的陪伴,我开始怀念起家乡的那轮明月。它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我心灵深处的一份牵挂。
有一次,我在异乡的夜晚独自一人走在街头,抬头望见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忽然间,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宁静而温馨的小村庄。月亮依旧,只是我已不再年少。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月亮永远是我心中最亮的那一颗。它不仅代表着思念,更承载着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如今,每当我看到月亮,心中便会浮现出家乡的模样。那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有我的亲人,有我的童年,也有我一生都无法割舍的情感。月亮虽远,心却近。因为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抬头望向天空,就能看到那轮属于我的明月。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