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虽有嘉肴》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套)-

2025-07-26 23:32:55

问题描述:

《虽有嘉肴》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套)-,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23:32:55

《虽有嘉肴》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套)-】《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篇经典短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历来被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目。文章通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的设喻,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强调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文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虽有嘉肴》的内涵,并拓展阅读视野,本文整理了两套与该文相关的课外对比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旨在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第一套对比阅读训练

【原文一】

《虽有嘉肴》节选: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课外阅读材料】

《论语·为政》节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问题】

1. 《虽有嘉肴》与《论语·为政》都强调了什么?

2. 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者在学习态度上的异同点。

3. “教学相长”与“从心所欲,不逾矩”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境界?

【参考答案】

1. 二者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自我提升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 《虽有嘉肴》更侧重于通过学习来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论语》则更注重个人修养和人生阶段的发展。

3. “教学相长”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成长;“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体现了一种高度自律与自由统一的人生境界。

第二套对比阅读训练

【原文一】

《虽有嘉肴》节选: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课外阅读材料】

《劝学》(荀子)节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问题】

1. 《虽有嘉肴》与《劝学》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2. 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侧重点有何不同?

3.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教学相长”与“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虽有嘉肴》采用设喻手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哲理;《劝学》则多用排比和比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2. 《虽有嘉肴》重在讲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劝学》则强调长期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3. “教学相长”说明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则启示我们,成功来自点滴努力,不可急于求成。

通过这两套对比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虽有嘉肴》的思想内涵,还能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文本的价值与意义,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