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关于“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乐山大佛并非是“被发现”的,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佛教造像,其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一、
乐山大佛并非“被发现”,而是始建于唐代(公元713年左右),由海通和尚发起修建,历经90余年才最终完成。在历史上,乐山大佛一直存在于当地,并未真正“被发现”。因此,“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以下是关于乐山大佛建造与历史背景的简要说明:
- 建造时间:约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年间
- 建造者:海通和尚
- 竣工时间:约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 位置: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 特点:高71米,为弥勒佛坐像
- 历史意义: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瑰宝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乐山大佛 |
位置 | 四川省乐山市 |
建造时间 | 约公元713年 |
建造者 | 海通和尚 |
竣工时间 | 约公元803年 |
高度 | 71米(世界最大石刻佛像) |
类型 | 石刻弥勒佛坐像 |
文化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代表 |
“发现”问题 | 不属于“被发现”,而是自古存在 |
三、补充说明
“发现”一词通常用于指某物原本隐藏或不为人知,后来被人找到。而乐山大佛从建成之初就一直矗立在三江交汇处,历代都有人知晓其存在。因此,说“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并不符合事实。如果从现代旅游和考古角度来看,乐山大佛在历史上多次被修缮和保护,但并未有“重新发现”的过程。
综上所述,“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一问题本身存在表述上的偏差,正确的理解应是“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