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简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仅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三峡大坝的简要介绍。
一、三峡大坝概况
三峡大坝是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4年正式动工,2006年全面竣工。整个工程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组成,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其建设历时近20年,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主要功能与作用
功能 | 说明 |
防洪 | 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洪水,提高防洪标准至百年一遇 |
发电 | 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 |
航运 | 建设了双线五级船闸,极大改善了长江上游的航运条件 |
供水 | 为下游地区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 |
生态保护 | 通过调节水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 |
三、工程规模与技术特点
项目 | 数据 |
大坝高度 | 185米 |
大坝长度 | 约2335米 |
水库面积 | 约1084平方公里 |
总库容 | 393亿立方米 |
最大泄洪能力 | 10.25万立方米/秒 |
四、社会与环境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些环境和社会问题。例如,水库蓄水导致部分区域居民搬迁,生态系统的局部变化等。因此,在后续管理中,政府加强了生态保护措施,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三峡大坝作为一项世界级的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体现了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它的成功实施,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需进一步了解三峡大坝的历史背景、技术细节或相关数据,可查阅官方发布的资料或权威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