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缒而出的意思】“夜缒而出”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描述的是在夜间用绳子从城墙上吊下来离开的情景,常用于形容人在危急时刻秘密行动、独自冒险的行为。
一、
“夜缒而出”字面意思是“在夜里用绳子吊着出去”,原指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在秦晋联军围攻郑国时,被派往秦国劝说秦穆公退兵。他趁着夜色,用绳子从城墙上吊下去,潜入秦营,最终成功说服秦穆公撤军,挽救了郑国。这个成语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勇敢与智慧,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与外交手段。
该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危急关头,采取秘密或非常规方式脱离险境或完成任务的行为。其背后蕴含着勇气、机智与责任担当的精神。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夜缒而出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
字面意思 | 在夜里用绳子吊着出去 |
原意 | 烛之武趁夜色从城墙吊下,前往秦营劝降 |
引申义 | 比喻在危急情况下秘密行动、独自冒险 |
文化内涵 | 勇气、智慧、责任感、外交策略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机智应对或秘密行动 |
近义词 | 匿影藏形、孤身赴险、暗中行动 |
反义词 | 明目张胆、公开行动、无计可施 |
三、结语
“夜缒而出”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冷静思考、勇敢行动,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规手段解决问题。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智慧与担当。
以上就是【夜缒而出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