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胝的意思胝的解释胝的拼音胝的笔顺】“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偶尔出现。以下是对“胝”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意思、拼音、笔顺以及相关解释。
一、
“胝”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主要用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中。其本义是指皮肤因长期摩擦而形成的硬块,如手足上的茧子。在古代文献中,“胝”常用来形容劳动者的辛苦和坚韧。
从字形结构来看,“胝”由“疒”部和“只”组成,属于会意字,表示因长时间劳作导致的皮肤变化。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其笔画顺序,避免写错。
以下是关于“胝”的详细信息: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胝 |
| 拼音 | zhī |
| 部首 | 疒(病字旁) |
| 总笔画 | 9画 |
| 结构 | 左右结构 |
| 五笔输入法 | JYNA(根据部分输入法) |
| 笔顺 | 251114532(具体见下方说明) |
| 本义 | 手足因摩擦而形成的硬皮 |
| 引申义 | 劳动、辛苦、坚韧 |
| 使用场景 | 古文、文学描写、诗词等 |
| 常见词语 | 足胝、手胝 |
三、笔顺详解
“胝”的正确笔顺如下(共9画):
1. 竖(㇗)
2. 横折(𠃍)
3. 横(一)
4. 横(一)
5. 竖(㇗)
6. 横折钩(㇁)
7. 横(一)
8. 横(一)
9. 竖(㇗)
注意:实际书写时应按照“疒”部先写,再写“只”部,保持左右结构清晰。
四、常见用法与例句
- 例句1:“足胝不辞劳,心苦亦无怨。”
—— 表达劳动者虽身体疲惫,仍不抱怨。
- 例句2:“古人劳作多足胝,今人安逸少艰辛。”
—— 对比古今劳动强度的不同。
五、总结
“胝”字虽然不常用,但其含义深刻,常用于表达劳动的艰辛与坚持。了解其读音、笔顺及意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文学作品时更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同时,掌握正确的书写方式,也能提升汉字运用的准确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生僻字,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