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埋骨何须桑梓地原诗

2025-10-10 00:28:45

问题描述:

埋骨何须桑梓地原诗,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0:28:45

埋骨何须桑梓地原诗】一、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故乡的超脱态度。它强调了人的志向不应局限于家乡或故土,而是应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志、有为,就能在天地间留下自己的痕迹。

该诗句不仅体现了龚自珍个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责任感。其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二、原诗及背景简介

项目 内容
诗句出处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此为《己亥杂诗》第五首全诗,其中“埋骨何须桑梓地”并非出自此诗,而是后人根据诗意引申而来的表达。)
常见引用版本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主张改革,反对封建专制。
创作背景 龚自珍因不满清政府的腐败,辞官南归,途中写下《己亥杂诗》共315首,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坚持。
诗句含义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人不必拘泥于故乡,只要志向远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延伸解读

“埋骨何须桑梓地”这一说法虽非龚自珍原诗,但与其精神高度契合。它传递出一种超越地域限制、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在今天,这句话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被传统的束缚所限制。

四、总结

“埋骨何须桑梓地”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龚自珍的豪情壮志,也为后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句话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的历史影响或现代应用,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埋骨何须桑梓地原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