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文言知识】《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讲述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坚定立场、据理力争,最终保全国家尊严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篇目。以下是对本文文言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一、文言实词整理
实词 | 释义 | 出处 |
使 | 出使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辱 | 污辱、辜负 | “唐雎不辱使命” |
以 | 用、凭借 |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焉 | 于此、在其中 | “安陵君其许寡人乎?” |
士 | 士人、勇士 | “士之怒,伏尸二人” |
跪 | 跪下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谢 | 道歉 | “长跪而谢之” |
弗 | 不 | “弗敢易” |
其 | 表推测语气 | “安陵君其许寡人乎?” |
与 | 和、同 | “与臣而将四矣” |
二、文言虚词归纳
虚词 | 用法 | 例句 | 释义 |
之 | 助词,的 | “唐雎不辱使命” | 的 |
于 | 介词,在 | “受地于先王” | 在 |
以 | 介词,用、凭 |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用、凭 |
也 | 句末语气词 | “此庸夫之怒也” | 表判断 |
而 | 连词,表顺承或转折 | “长跪而谢之” | 并且 |
乃 | 副词,于是 | “乃免冠徒跣” | 于是 |
其 | 代词,他 | “安陵君其许寡人乎?” | 他(指安陵君) |
三、文言句式分析
1. 判断句
- 例:此庸夫之怒也。
- 解析:“也”字表判断,说明“这是平庸的人的愤怒”。
2. 宾语前置
- 例: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解析:“何也”即“为什么”,属于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3. 省略句
- 例: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解析:省略了主语“唐雎”,应为“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4. 被动句
- 例:受地于先王。
- 解析:“于”表示被动,意为“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
四、通假字汇总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出处 |
说 | 悦 | 高兴 | “秦王不说” |
诎 | 屈 | 弯曲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仓 | 苍 | 青绿色 | “仓鹰击于殿上” |
五、古今异义词对比
古今异义词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使 | 出使 | 使唤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谢 | 道歉 | 感谢 | “长跪而谢之” |
与 | 给予 | 和 | “与臣而将四矣” |
诛 | 杀 | 惩罚 |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六、重点句子翻译
原文 | 翻译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 |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换小的,很好。” |
唐雎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唐雎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并守护它,即使是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
七、文章主旨
《唐雎不辱使命》通过唐雎与秦王的对话,展现了唐雎忠于国家、敢于抗争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文章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是学习文言文和理解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文本。
结语:掌握《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文言知识,有助于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历史背景和人物精神的理解。通过系统梳理实词、虚词、句式等内容,可以更高效地理解和记忆这篇经典作品。
以上就是【唐雎不辱使命文言知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