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什么意思解释】“始作俑者”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最早制作殉葬用的陶俑的人。在古代,人殉制度盛行时,人们会用陶土制成人形俑来代替活人陪葬,以减少对人的伤害。但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第一个做坏事或引起某种不良后果的人”,带有强烈的贬义。
一、
“始作俑者”字面意思是“最先制作俑的人”,但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指代“首先发起某项不好的行为或导致问题发生的人”。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引发不良后果的“始作俑者”,强调其责任和负面影响。
该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表达对这种做法的不满,认为制作俑的人会遭到报应。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始作俑者 |
| 拼音 | shǐ zuò yǒng zhě |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 字面意思 | 最先制作俑的人 |
| 引申含义 | 首先做坏事或引发问题的人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指责 |
| 例句 | 这个项目的失败,责任主要在始作俑者。 |
| 近义词 | 首恶、罪魁祸首 |
| 反义词 | 真正的受害者、无辜者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始作俑者”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行为责任的深刻反思。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应当谨慎使用这一成语,避免误伤他人,同时也要警惕自己成为“始作俑者”。
以上就是【始作俑者什么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