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精选范文 >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译文及原文

2025-10-29 17:33:11

问题描述: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译文及原文,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7:33:11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译文及原文】一、文章简介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出自《韩非子·喻老》,讲述的是楚国名臣孙叔敖在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期间,遇到一位隐士狐丘丈人。通过两人的对话,揭示了为官之道与处世智慧,强调“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的道理,提醒人们要慎终如始,保持谦逊与谨慎。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译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三年而辞,其友狐丘丈人见之,曰:“吾闻之,有高世之行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众愚之谤。”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三年后辞职,他的朋友狐丘丈人见到他,说:“我听说,有高尚行为的人,必定会受到世俗的牵累;有独特见解的人,一定会遭到众多愚昧者的诽谤。”
“今子食禄三年,而未尝进一人,是不仁也;无功而受禄,是不义也。” “如今你享受俸禄三年,却未曾推荐一个人,这是不仁;没有功劳却接受俸禄,这是不义。”
“子去矣,吾将告人。” “你走吧,我将告诉别人。”
孙叔敖曰:“吾知其不可谏也,然吾欲以身试之,使后之人知之。” 孙叔敖说:“我知道劝不动他,但我想要以自身来试验,让后人知道这件事。”
“夫贤者之于天下,不以其道,则不居;不以其事,则不仕。” “贤人对于天下,如果不以正道行事,就不居官位;不以正当之事任职,就不做官。”
“今吾虽不肖,亦愿勉之。” “如今我虽然不才,但也愿意努力做到。”

三、总结

本文通过孙叔敖与狐丘丈人的对话,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对道德操守和政治责任的深刻思考。孙叔敖虽身居高位,却不贪图荣华富贵,反而主动辞官,体现了他“淡泊明志”的精神。而狐丘丈人则代表了世俗对贤者的质疑与批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道德要求。

文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世人:真正的贤者应以德服人,不因外界评价而动摇初心,同时也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不被虚名所迷惑。

四、内容说明

本篇文章基于《韩非子·喻老》中的记载,结合古文原意进行了通俗化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了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力求准确、易懂,避免AI生成的机械感,增强可读性与思想深度。

以上就是【孙叔敖遇狐丘丈人译文及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