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主要内容及作者介绍】《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部极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由著名作家钱钟书创作。作品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荒诞。小说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也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深度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
《围城》讲述的是主人公方鸿渐从国外留学归来后,在上海、三闾大学等地的经历。他既没有真才实学,又缺乏坚定的人生目标,最终在婚姻、事业、人际关系中陷入困境。小说通过他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围城”的普遍心态——“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小说的核心主题是“围城”这一隐喻,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庸俗和盲目崇拜。
二、作者介绍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文学研究家。他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钱钟书学识渊博,精通多国语言,尤其擅长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他的代表作除了《围城》之外,还有学术著作《管锥编》等。
三、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围城 |
| 作者 | 钱钟书 |
| 出版时间 | 1947年首次出版 |
| 体裁 | 长篇小说 |
| 主题 | 知识分子的命运、婚姻、人生选择、社会讽刺 |
| 核心隐喻 | “围城”——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
| 文学风格 | 幽默讽刺、语言犀利、比喻精妙 |
| 人物特点 | 方鸿渐:软弱、迷茫;苏文纨:高傲、虚荣;唐晓芙:纯真但脆弱 |
| 社会背景 |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群体的挣扎与困惑 |
| 影响评价 |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
四、结语
《围城》不仅是一部描写个人命运的小说,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钱钟书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将人生百态娓娓道来,使这部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还是对社会现象感兴趣的读者,《围城》都值得一读。
以上就是【围城主要内容及作者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