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帖耳是什么意思】“俯首帖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非常顺从、听话,甚至到了低声下气的地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权威、压力或强势人物时,表现出极度的服从和畏惧。
一、
“俯首帖耳”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指低头弯腰、耳朵贴着地面,形容极度的顺从和屈服。现代用法中,它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强权、上级或权威时,表现得过于谦卑、不敢反抗,甚至失去了自我主见。
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味顺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成语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俯首帖耳 |
| 拼音 | fǔ shǒu tiē ěr |
| 出处 | 古代文献(具体出处不详) |
| 基本解释 | 形容极度顺从、屈服,不敢反抗 |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形容词使用)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权威面前的表现 |
| 褒贬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俯首听命、唯命是从、百依百顺 |
| 反义词 | 骄傲自大、我行我素、据理力争 |
| 使用注意 | 适用于批评或讽刺,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
三、延伸理解
“俯首帖耳”虽然字面形象生动,但在实际使用中应谨慎。它往往暗示一种被动、缺乏自主性的状态,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词汇。例如,“服从命令”、“遵从指示”等更为中性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合适。
总之,“俯首帖耳”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确保表达准确且得体。
以上就是【俯首帖耳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