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翻译(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

发布时间:2024-06-23 14:24:10 栏目:精选知识

    导读 您好,今天飞苏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翻译,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临江仙

    您好,今天飞苏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翻译,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临江仙 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②,归来仿佛三更。

    2、家童鼻息已雷鸣。

    3、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4、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风静縠纹平④。

    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6、 ①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作于黄州。

    7、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

    8、作者元丰三年 由定惠院移居于此。

    9、 ② 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

    10、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 并取以为号。

    11、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

    12、 ③ 恨,感到缺憾。

    13、营营,为名利所纷扰。

    14、 ④ 夜阑,夜深。

    15、縠,有皱纹的纱。

    16、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17、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18、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

    19、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20、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

    21、“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

    22、“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

    23、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

    24、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

    25、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

    26、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

    27、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28、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29、“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

    30、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

    31、“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

    32、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33、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34、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

    35、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

    36、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37、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

    38、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

    39、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

    40、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

    41、“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

    42、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43、江城子·密州①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44、左牵黄②,右擎苍。

    45、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平冈。

    46、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47、 酒酣胸胆尚开张。

    48、鬓微霜,又何妨。

    49、持节⑥云中,何日遣冯唐。

    50、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51、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52、嘉佑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53、苏轼是杰出散文家、诗人、词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

    54、词集有《东坡乐府》。

    55、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

    56、 【赏析】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

    57、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58、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59、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60、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61、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62、四年,陷抚宁诸城。

    6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4、”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65、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66、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67、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68、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69、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70、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71、”就是指的这首词。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