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6 01:12:05 栏目:精选知识
一提生活,有人觉得不就是柴米油盐茶、吃喝拉撒睡,熟的不能再熟、烦的不能再烦的那些事吗?从少年活到老年,谁还不知道生活?人都在自己的认识和习惯中运行,但认识和习惯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也需要随着人生的进程调整改变,更何况认识和观念还有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人生该年龄段规律的问题。对于这些,我们注意思考、认真研究过吗?知道自己生活中有那些地方应该改进,有那些习惯应该抛弃吗?这不是生来就懂,更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小事,而是和我们生活质量与寿命息息相关的大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安排生活,这曾是多少代人的梦想与追求,赶上这样的好时代,我们理应庆幸。可刚刚富裕起来的生活在带给人们舒适幸福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问题,营养过剩诱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肥胖人群增速惊人。1985—2005年,7—18岁的中国儿童和青年中体重超标与肥胖人群猛增28倍,全球五分之一的体重超标或肥胖人群是中国人,2019年中国肥胖人口超2.5亿。面对正在到来的小康社会,腰包鼓起来的同时“腰围”也鼓了起来,刚刚富裕起来的人们倒觉得如今不会生活了。这种困惑绝非个别人,而是一个民族在社会转变时期的困惑。
用科学健康的标准去衡量,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生活中都存在着诸多的欠缺,从观念、饮食、锻炼、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有一些误区。看似一些小事,其实正是这些不健康、不科学的观念和习惯影响着我们生活质量,损害着我们身心健康,甚或在日渐削减我们的寿命。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就宣布:影响健康的4大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疾病已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60%,我国已占50%,并且还在不断上升。触目惊心的现实应使我们猛醒,许许多多的疾病追根溯源都与我们不良习惯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有些疾病就是我们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直接造成的恶果。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4.25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为1.1亿,占27%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国民具备更高保健意识和政府提供更多医疗保障系统的发达社会里,美国和德国未确诊糖尿病患者占患者总人数比例依然高达38.2%和34.2%)而我国未确诊糖尿病患者约610万,未诊断率高达53%,这意味着患病人数实际上会远远高于公布的数字,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未确诊糖尿病患者,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也可能带来许多本可避免的病痛和折磨。这个报告中的数字还显示,2017年,全球有3.52亿人为糖耐量受损,并且在一直增加,中国糖耐量受损人数居世界第一,这些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客观地看,这确实是一个并不乐观的发展前景。大城市每百个成人中就有30个超重,因病死亡的人约七成是吃出来的后果。传递这些信息只是为了给我们特别是老年人提个醒,老年已是糖尿病易患人群,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进入老年的朋友不能不倍加小心。
我们多数人对糖尿病的认识还停留在“富贵病”的水平上,其实,糖尿病与富与贵没有什么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缺陷基因遗传与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滋生的疾病。真正富贵的人倒是极少得这种病,我多次去美国,观察美国社会,较高素质和层次的人群肥胖率就相对较低,走进富裕生活小区很难见到胖子,而走进穷人居住的小区,肥胖人群的比例就明显高出许多。英国有一个纪录片叫《56up》,在片中,可以看到,精英阶层人们的体型,普遍保持很好,但贫困阶层,臃肿、超重、秃顶者的比例,显然要大得多,这不是编导故意所为,生活中现实确实如此。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肥胖是一种新的贫困标志。世卫组织资料显示,糖尿病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非洲及中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保健意识欠缺,医疗条件及保障措施相对落后是造成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
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自己有个鼓鼓囊囊的肚皮,可为什么这种现象多在经济条件较差的穷人中出现?要搞清这个问题,应该先观察那些好身材的人每天都在做什么。好身材是需要成本的,知识,锻炼,饮食,养生等,且要长期的坚持,需要时间,需要金钱,更需要自律,有条件的富人做到也不容易,条件较差的穷人做到当然更难。
偶尔翻看报刊杂志,看到一篇介绍日本日野原重明的文章,日野原重明一生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4个年代,活了105岁。他一再告诉人们,更用他自己的实践证明,寿命短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习惯。他的知名度在日本当时屈指可数,45岁时就担任日本总理大臣石桥湛山的主治医生。他在医学上也多有建树,他很早就提出预防医学,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他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数据,认为很多病例都是因为日常不良生活习惯而造成的,于是,他倡导将癌症、心脏病和脑中风这类病改名为“生活习惯病”。这使我惊异,也让我思索良久,癌症、心脏病和脑中风也属于“生活习惯病”?我不是怀疑日野原重明,而是觉得自己太过愚鲁,对于这类病总是从基因遗传环境等外部去寻找原因,没有找到致病的根源,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朋友都会犯有相同的错误。这一个病名的改变,改变着日本社会对这些疾病的看法,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研究机构,都将目光注意到病症产生前的预防上,不但提高了日本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延长了日本人的寿命。
如今,人们的观念正在转变,许多学者都不断提醒人们,疾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提醒你,让你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你认真对待,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改变它,疾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你的身体里。“越自律,越自由”,这确实是经验之谈,为了自己的健康,请约束自己的行为吧!这是想要健康的人士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