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一座小镇上的居民们被一阵悠扬的钟声唤醒。这钟声来自镇中心的一座古老寺庙,而今天,这里将举办一场特别的施粥活动。然而,这场施粥却与以往不同,因为主持这次活动的是镇上最吝啬、最被人称为“铁公鸡”的富商——李老爷。
李老爷平日里从不轻易施舍,甚至有人戏称他连掉在地上的一枚铜板都不会弯腰捡起。因此,当消息传开时,人们既好奇又怀疑:这样一个吝啬的人怎么会突然做起善事?带着疑问,镇上的男女老少纷纷来到寺庙前排队等待领取免费的热粥。
队伍排得很长,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每个人脸上,空气中弥漫着期待和温暖的气息。不久后,一锅锅热腾腾的米粥被抬了出来,由几名僧人分发给饥肠辘辘的人们。然而,就在大家准备享用这份意外之喜时,却发现李老爷站在不远处,双手叉腰,神情严肃地盯着每一个人。
“慢着!”李老爷高声喊道,“每人只能领一碗,绝不允许多拿!否则,休怪我不讲情面!”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有人低声抱怨:“这是什么规矩啊?一碗粥根本不够吃!”还有人小声嘀咕:“看来还是那个老样子,一点都没有变。”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遵守了规定,依次领到了一碗粥。可令人惊讶的是,当轮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时,李老爷却破天荒地递给了他两碗粥。“孩子,你多吃点吧。”他说完便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目瞪口呆。一向吝啬的李老爷为何对这个陌生的孩子如此大方?难道他真的改变了吗?
回家后,小男孩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她听后激动不已,决定亲自去感谢李老爷。第二天,她带上自己亲手做的布鞋,找到了李老爷家。李老爷正在书房里翻阅账本,见她进来,显得有些尴尬。
“李老爷,”女子恭敬地说道,“昨天您给了我家孩子两碗粥,我特意来向您表示感谢。”
李老爷摆摆手,示意她坐下,然后缓缓开口:“其实,那孩子跟我小时候很像……当年我也曾饿肚子,是好心人施粥才救了我的命。所以,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罢了。”
听到这里,女子眼眶湿润了。原来,这位看似冷漠的富商内心深处藏着一颗柔软的心。从那以后,李老爷开始资助贫困家庭,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逐渐赢得了全镇人的尊重。
问题:
1. 李老爷为什么被称为“铁公鸡”?
2. 为什么李老爷只允许每人领取一碗粥?
3. 小男孩为什么会得到两碗粥?
4. 李老爷为什么会帮助那个小男孩?
5. 最后,李老爷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 因为李老爷非常吝啬,从不轻易施舍。
2. 李老爷可能担心资源有限,希望公平分配。
3. 因为李老爷小时候也曾经受过帮助,所以他特别关照这个小男孩。
4. 李老爷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自己要回馈社会。
5. 李老爷从吝啬变得慷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