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文言文】昔者,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民无所安。于是尧舜之时,命鲧治水,九年而功不成。鲧以堵为法,水势愈盛,终败其事。遂罢鲧而任禹,禹乃受命于帝。
禹观水势,察地之高下,因势利导,疏川导滞,凿山开道,以通江河。其治水也,非徒劳力,亦重智谋。凡行之处,必先卜吉日,敬天地神灵,以求相助。禹尝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志在民,不辞辛劳。
水患既平,九州之地复归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田畴丰美,四海升平。禹之功绩,后世称颂,谓之“大禹治水”,以为千古楷模。
《尚书·洪范》有云:“水曰润下。”禹顺其性,导其流,使水得其所,人得其利。此非独治水之术,亦为人处世之道也。君子治国,当效禹之精神,知变通,明理法,以天下为己任,方能成大事。
后人读《禹贡》,感其用心之诚,治水之智,叹曰:“禹之德,泽被万世;禹之功,名垂青史。”故曰:治水之道,不在强制,而在疏导;不在争斗,而在顺应。此乃大禹治水之真义也。